PCTA是一种共聚聚酯塑料原料。具有高透明度,良好的韧性和冲击强度,优异的低温韧性,高抗撕性及良好的加工性能,优异的耐化学性能,可电镀,喷油,抗刮花,密度比PC低16%,加工成本比PC低40%,印刷、著色、电镀性能佳,韧性比透明ABS高3倍,符合欧洲RoHS环保指令,适用于高档次的化妆品,电子电气内材.玩具,高档笔,并可取代PC在各种领域内的运用。可采取传统的挤出、注塑、吹塑及吸塑等成型方法进行加工。广泛应用于板片材、高性能收缩膜、瓶用及异型材市场;可以用来生产玩具、家用器皿及医疗用品等。外文名PCTA定义一种共聚聚酯塑料原料特点高透明度,良好的韧性和冲击强度构成成分环己烷二甲醇和对苯二酸美国伊士曼、PCTA AN001、PCTA AN0012、PCTA AN004、PCTA AN014、PCTA AN1012、PCTA AN2016、PCTA BR001、PCTA BR003
PP工艺具有简单、灵活、经济和安全的特点;该工艺只用很少的设备就能生产出包括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在内的全范围产品,可在较大操作范围内调节操作条件而使产品性能保持均一。因为使用的设备数量少而使维修工作量小,装置的可靠性提高。由于流化床反应动力学本身的限制,加上操作压力低使系统中物料的贮量减小,使得该工艺比其它工艺操作安全,不存在事故失控时设备超压的危险。此工艺没有液体废料排出,排放到大气的烃类也很少,因此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与其它工艺相比,该工艺更容易达到环保、健康和安全的各种严格规范。
该工艺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可以配合超冷凝态操作,即所谓的超冷凝态气相流化床工艺(SCM)。该技术通过将反应器内液相的比例提高到45%,可使现有的生产能力提高200%。由于液体含量多少不是流化床不稳定、形成聚合物结块的基本因素,因此该技术关键的操作变量是膨胀床的密度及膨胀松密度与沉降松密度的比例。由于超冷凝态操作能够最有效地移走反应热,它能使反应器在体积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2倍以上的生产能力,对于投资的节省是非常可观的。抗冲共聚产品的乙烯含量可高达17%(橡胶含量大于30%)的抗冲共聚产品。
EPDM第三单体的选择第三二烯烃类型的单体是通过乙烯和丙烯的共聚,在聚合物中产生不饱和,以便实现硫化。第三单体的选择必须满足以下要求:最多两键:一个可聚合,一个可硫化反应类似于两种基本的单体主键随机聚合产生均匀分布足够的挥发性,便于从聚合物中除去最终聚合物硫化速度合适目前工业化生产三元乙丙橡胶用第三单体只有如下三种:乙叉降冰片烯(ENB)双环戊二(DCPD)1,4-己二烯(HD)CH3-CH=CH-CH2-CH=CH2(此种单体目前只有美国DuPont公司一家使用)二烯烃类型和含量对聚合物特性的影响三元乙丙生产中主要是用ENB和DCPD。三元乙丙中最广泛使用的是ENB,它比DCPD产品硫化要快得多。在相同的聚合条件下,第三单体的本质影响着长链支化,按以下顺序递增:
SBS还可用作玩具、家具和运动设备的主要原料;用作地板材料、汽车座垫材料、地毯底层和隔音材料以及电线和电缆外皮。此外,SBS还可用于水泥加工、汽车制造和房屋内装修以及各种胶管的制造,用于亮油、医疗器件、家用电器、管带以及电线电缆等方面。工艺概况以苯乙烯、丁二烯为原料生产SBS,工业上采用锂系引发剂阴离子溶液聚合工艺,聚合物溶液经凝聚脱除溶剂后成为固体产物,常规生产方法采用间歇聚合、湿法凝聚工艺。国外生产厂商致力于开发连续聚合技术及干法凝聚工艺。与现行的间歇聚合技术相比,连续聚合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物耗和能源消耗低。常规湿法凝聚工艺用水量大,能耗高,污水量较大,并有可能增加产品中凝胶含量,而干法凝聚工艺则可克服湿法凝聚工艺的诸多缺陷,是合成橡胶业界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