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行业 > 正文

充电桩· 出海深度:交流桩重渠道品牌,直流桩看中国制造业红利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16  浏览次数:21

前言:为什么在当前时间点关注充电桩出海的投资机会?

1、欧美存量的公共桩车桩比远高于国内,随着欧美电动车渗透率以及保有量持续提升,存在配套更多充电桩的刚性需求。经测算我们预计2022年是海外需求发展的元年,国内优质桩企在今年加快出海认证的节奏。我们预计2023-2025年,欧美充电桩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60-80%,率先打入欧美市场的企业,在形成稳定的渠道以及优质品牌力后,有望享受海外市场的高成长+高盈利。因此重点挖掘欧美充电桩市场发展背景下的投资机会。市场关注充电桩产业链的壁垒能力,我们认为产品和成本控制头部企业有望和其他公司拉开差距,以盛弘股份为例,在竞争环境较为激烈的国内市场充电桩业务仍能保持35%的毛利率且营收规模持续起量,头部企业有望在出海进程中持续受益。


一、与中国相比,为什么欧美充电桩需求增长空间更大,增速更快?

1、美欧的保有量加速向上,客观需要建设更多的桩。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低,销量加速向上,保有量提升;欧洲虽整体增速略低,但新车销售中纯电占比持续提升,电车销量的环比持续提升持续拉动对充电桩的需求。


2、欧美当前公共车桩比较高,存在较大配套提升空间。美国2019年到2021年三年的公共车桩比分别为16.6/14.6/15.9,欧洲2020年和2021年的车桩比分别为14.7/14.4,中国2019-2021年公共车桩比分别为7.4/6.1/6.8。美欧均远高于中国,公共桩存在较大的配套增量空间。


3、欧美当前公桩中直流桩占比较低,直流充电桩有较大向上空间。2022年1-8月,公桩中中美欧直流桩的占比分别约为42%/25%/10%。欧美的公共桩中直流快充桩占比较低,大部分还是低功率的慢充桩,难以满足更多车辆快充的需求,新增配套中直流桩的空间较大。


二、边际变化——供给端海外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国内头部桩企加快出海认证

1、政策支持(美国政策/欧洲),欧美对充电桩的补贴政策在2022年均有升级。

欧洲早期的政策偏向于量上的指引,缺乏实际的金额支持,2022年以来以德国为代表明确了充电桩安装补贴政策,公桩私桩均有补贴,较大力度的支持充电桩建设。美国市场则先后推出公路配套建设公共充电桩的50亿补贴政策以及提升税收抵免上限、增加补贴政策有效期的IRA法案,较为直接的推动了美国充电桩的配套和安装建设。


2、国内产品能匹配海外需求,头部企业积极进行欧美标准认证

(1)有足够好的产品(功率、产品质量)能够满足海外的需求,而且成本低,产品有性价比优势。国内充电桩市场起量更早,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国内桩企在较为激烈的竞争中提升了产品力同时控制成本能力远优于海外的制造企业,因此我国充电桩产品在能够满足海外需求的基础上,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出海的根基牢固。


(2)我国企业在积极做欧标/美标认证。国内企业在打牢“内功”后,积极申请欧标、美标的认证,认证对产品质量、对欧美市场需求的客观理解均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市场空间一共有多大?——欧美市场近3年有60-80%的复合增速,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50亿上下


2023-2025年,欧美充电桩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国内。我们测算:

(1)国内市场从规模上,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充电桩整体市场规模约为227亿元,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450亿元(公桩+私桩);从增速角度我们预计2023-2024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约为20-40%区间;


(2)美国市场从规模上,我们预计2022年美国公共桩市场的规模约为33亿人民币,2025年规模有望增长至191亿人民币,从规模增速上,我们预计2023-2025年美国市场复合增速有望达80%;


(3)欧洲市场从价值量绝对值上,我们预计2022年欧洲公桩市场规模约为26亿元,2025年公桩有望达112亿元,从规模增速角度,我们预计2023-2025年有望保持60%以上的复合增速。


四、产业链商业模式核心/利润分配:交流桩比拼品牌+渠道&直流桩比拼中国制造红利,产业链更多利润集中在制造端

产品结构层面:充电桩的核心零部件为充电模块,约占直流桩成本构成的40%左右。


与海外桩产品力对比(出海准备):(1)交直流:交流桩规格国内外接近,快充桩海外高功率产品较国内产品略有优势;(2)软硬件:软件差异各国规范有所差异,硬件层面比较接近。


(1)交流桩盈利的本质是品牌,渠道的比拼。我们把交流桩和户储逆变器系统对比,认为:1)两者从商业模式上具有相似之处,企业间比拼的核心是品牌和渠道,具体来讲核心能力是及时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优秀新品以及有效拓宽销售渠道同时与全球知名的品牌商或零售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2)两者从盈利层面有差距,户储系列产品当前阶段的中间环节利润优于充电桩产业链。


(2)直流桩盈利的本质是依靠中国制造的红利,产品综合性价比。我们发现在品质相同或相近的前提下,我国制造的直流桩价格远低于海外制造厂商,而且我国厂商的毛利率同样优于海外竞争对手,即在产品性能优异的基础上,产品成本控制能力要远远强于海外的竞争对手,直流桩深刻体现了中国制造的红利所在。


利润分配:为什么这个时间点看好制造端?——当前阶段,产业链制造端盈利水平领先于运营端

当前阶段,充电桩产业链中渠道利润空间有限,充电桩厂商手握大部分利润,中国制造优势显著。因此我们更看好产业链中上游制造环节。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2022年是海外需求发展的元年,我们预计2023-2025年,欧美充电桩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60-100%,率先打入欧美市场的企业在形成稳定的渠道以及优质品牌力后,有望享受海外市场的高成长+高盈利。市场关注充电桩产品的壁垒以及其持续性,我们认为出海本身对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且需要通过不断地市场反馈提升对海外需求的理解进而进行产品迭代和升级,因此整体先发优势明显。

我们建议关注:
(1)率先完成海外渠道建设并批量出货的桩企:
【盛弘股份】(为欧洲能源巨头BP等代工直流桩有望放量);

【炬华科技】(为美国合作商代工交流桩+直流桩,有望为欧洲核心车企代工交流桩);


【道通科技】(欧美市场/直流交流产品有望全方面突破)(为汽车组和计算机组联合覆盖)等。

(2)配套核心桩企一同出口的核心零部件公司:
【铂科新材】(受益于高压直流快充,新能源车&充电桩相关营收同比大幅增长)(金属材料组覆盖);

【可立克】(磁性元件龙头,受益于快充&超充产业趋势);

【沃尔核材】(大功率直流充电枪产品国内领先)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充电桩出海进度不及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仅供参考。



1、与中国相比,为什么欧美未来充电桩需求增长空间更大,增速更快?

为什么欧美充电桩进入发展期?

原因1:电动车保有量提升+欧洲纯电比例提升


欧洲新能源车整体增速较低,但纯电车增速较大,占比有望提升,纯电车对充电桩有刚性需求。2021年Q2以前欧洲混动车销量占比超过50%,2021年Q3以来,欧洲纯电动车销量增速高于插混车型。欧洲纯电动车占比已经从2021年H1的不足50%提升至2022年Q1-Q3的接近60%。

纯电动车占比提升的逻辑是:1)车企研发偏向纯电车型,更多的纯电新车型推出;2)特斯拉柏林工厂量产;3)面向插混车型的补贴更早退出。


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目前较低,2023年增速有望引领全球:我们预计,2022年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在6%左右,我们预计,2023年有望达12%。美国市场2023年电动车保有量的增速有望超过60%。





原因2:欧美车桩比过高,桩不足,存在配套的刚需属性


美国2019年到2021年三年的公共车桩比分别为16.6/14.6/15.9,欧洲2020年和2021年的车桩比分别为14.7/14.4。


中国2019年到2021年三年的公共车桩比分别为7.4/6.1/6.8。经对比可发现,欧美车桩比过高,桩不足。背后原因如下:


1)欧美充电桩企业净利润常年为负,打消投建和运营的积极性:欧美充电桩公司净利润常年为负数,以Evgo为例,2021年的毛利润为-4354.6万元,净利润为-36,827.32万元,2022年H1依旧亏损,运营类企业常年亏损打消新扩建充电站的积极性

2)充电桩前期投资成本过高:在中国厂商进入欧美市场前,欧美采购的设备成本较高。


3)支持的力度有待提升:2022年前欧美各国对充电桩投资的补贴政策相对有限。




原因3:欧美公共桩(交流/直流)当中直流桩占比较低,直流充电桩占比有较大向上空间


欧洲直流充电桩数量过少、占比低,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


1)欧洲2020年到2022年1-8月的公共桩当中交流桩占比分别为:88.7%、91.6%和90.4%;中国2020年到2022年1-8月的公共桩中的交流桩占比分别为:62%、59%和58%。经对比可以看出,欧洲公共桩中直流占比远低于国内,欧洲的直流充电桩有向上空间。


2)建设更多比例的快充桩符合市场需求。补能一直是电动车技术进步的重要发展方向,除在自家停车位等可以长时间停放的场景下,在短时停靠的公共场景电动车均有补能的需求,更高比例的快充桩满足消费者的客观需要。



资料来源:EAFO,中国充电联盟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



2、从今年开始,为什么进入发展期?

边际变化1:政策-欧洲2021年前政策以数量指引为主,2022年以来出台详细的资金补贴政策


欧洲早期政策以充电桩的数量指引为主。


(1)以德国为例,早在2019年的《电动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当中就指出到2030年要建设100万个公共充电桩;

(2)欧盟委员会则于2020年发布政策指出到2025年要建设100万根公共充电桩;

(3)英国表示在新建的建筑物均要考虑安装充电桩。


2022年以来,针对充电桩的补贴政策更加完善,充电桩相关企业可以获得更切实的利益。以德国为例,德国针对公共桩/私桩制定了完善的补贴政策,公桩当中又结合不同的功率水平给予不同的补贴金额,高于100KW的大功率桩有机会享受3万欧元的补贴,普通的交流公共桩的补贴金额也可达2500欧元,私桩的补贴标准为900欧元,能够覆盖大部分设备+安装费用的成本。


美国市场的核心补贴政策是联邦50亿补贴公桩建设以及IRA对应的充电桩税收抵免。

50亿补贴政策是面向全美的高速公路建设公共充电桩网络,5年补贴近50亿美金。IRA税收抵免政策是将原来的充电设备税收抵免延长至2032年,同时对于个人/住宅用途的税收抵免政策上限不变,仍为1000美金,针对商业用途的充电桩抵免上限从3万美金提升至10万美金。 


关于IRA的细节理解:(1)1000美金和100000美金均指的是抵税上限,即成本乘以30%之后的额;企业是抵扣营业税,个人是抵扣个人所得税;(2)具体成本包括设备成本+安装成本(人工+其他);(3)商业对应的单位应该是一个充电站,而非一个充电桩;(4)对于个人家庭的税收抵免,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它位于人口普查区,贫困率至少为20%;二是它位于大都市或非大都市区人口普查区,其中家庭收入中位数低于州家庭收入中位数水平的 80%。




边际变化2:国产充电桩出海认证-头部桩企抓住机遇,积极认证加速海外布局

海外空间与盈利吸引,国内桩企积极认证加速海外布局。目前英杰电气、道通科技、银河电子、科士达等企业都已经开展充电桩出海业务,多家企业获取欧标/美标认证。



获得海外认证—国产充电桩出海的首要和关键步骤。


认证要求:不同国家的不同充电标准下,充电接口不兼容,海外标准对充电桩的规范化和安全性要求更高。目前国际上的主要四个充电桩标准,分别是:中国国标GB/T、CCS1美标、CCS2欧标、日本标准CHAdeMO。           

  

认证时间:产品海外认证取决于企业技术积累与经验,若二者均处于较高水平,1-2个月可完成认证,但若未达到要求,需要6个月至1年时间。


认证费用:随着欧美市场热度的兴起,认证费用也在攀升,前些年一套CE认证收费在20~30万元,这两年则上涨至50~60万元。





3、中、美、欧市场空间

中国市场空间-2022年估计市场规模200亿+,未来2-3年复合增速20-40%之间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以及充电桩保有量处于一个上升的态势,车桩比持续下降,安装私桩的车主逐渐增多(私桩的车桩比迅速下降)。


结论:(1)从规模上,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充电桩整体市场规模约为227亿元,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450亿元(公桩+私桩);(2)从增速角度我们预计2023-2024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约为20-40%区间。


核心假设:

假设1:2023至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速为25%/20%/15%。

假设2:国内车桩比持续下降,2023-2025年的车桩比分别为2.5/2.4/2.3。

假设3:公共充电桩占比略有下降,2023-2025年的占比分别为33%/32%/31%。


表:中国充电桩市场空间



美国市场空间-目前规模超30亿,未来2年有望持续翻倍增长


美国汽车在主流市场中渗透率较低且车桩比较高,有较大提升空间。截至2021年美国新能源车保有量为205万辆,对应公桩的车桩比为15.9:1。


结论:(1)从规模上,我们预计2022年美国公共桩市场的规模约为4.6亿美金,2025年规模有望增长至约26.7亿美金;(2)从规模增速上,我们预计2021-2025年美国市场复合增速有望达74%以上。


核心假设:

假设1:2023至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速为100%/50%/40%。

假设2:车桩比持续下降,2023-2025年的车桩比分别为15/14/13。

假设3:公共充电桩中直流桩的占比持续提升,2023-2025年的占比分别为26%/27%/28%。


表:美国充电桩市场空间



欧洲市场空间-目前规模近30亿,未来2-3年复合增速有望达60%+


欧洲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较高,2021年公共车桩比数据约为14.4:1。公共桩当中,直流桩的占比较低,2021年仅为8.4%,直流桩占比或将有较大提升空间。 


结论:(1)从价值量绝对值上,我们预计2022年欧洲市场规模约为3.7亿美金,2025年有望达15.7亿美金;(2)从规模增速角度,我们预计2023-2025年有望保持60%以上的复合增速。


核心假设:

假设1:2023至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速为4%/10%/15%。

假设2:车桩比持续下降,2023-2025年的车桩比分别为12.6/11/9.4。

假设3:公共充电桩中直流桩的占比持续提升,2023-2025年的占比分别为12%/14%/16%。


表:欧洲充电桩市场空间



4、出海看的是什么?交流桩看品牌和渠道,直流桩看成本优势

产品:直流桩零部件中充电模块成本占比,达40%左右


直流桩、交流桩:(1)直流桩对电网要求较高,需建设专用网络,因此多配备于集中式充电站内;(2)交流桩对电网改造要求低,一般无需对电网进行特殊改造,且使用简单。主要面向个人、家庭用电动汽车。 


直流桩的核心零部件——充电模块:(1)成本比重大:在整个充电桩的成本构成中,充电模块是充电桩的主要成本来源,占比整桩成本为40%左右(2)影响产品核心性能:充电模块是相当于充电桩的“心脏”(3)技术门槛高:充电模块的关键技术在于IGBT,其加工难度较高。


交流桩出海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效应+渠道建设


交流桩与同样出现海外订单较快增长的户储产业链存在相似的商业模式,即品牌效应与渠道建设相结合。


(1)品牌认知度是重要的竞争优势,打造受消费者欢迎产品尤为关键。

户储逆变器行业的代表企业德业股份,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及时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优秀新品的能力。具体从客户需求出发,加强销量高的产品对标,在经销商反馈荷兰优秀逆变器企业Victron产品畅销后,分析原因并开发出相应的优质新产品(16kW单相光储混合逆变器)以解决客户痛点,在此期间与重点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打造客户粘性的同时提高了品牌认知度。 


作为充电桩企业的代表,盛弘股份凭借交流桩产品进入BP供应商行列。

盛弘的备受的产品名为Interstellar,Interstellar交流桩产品外形美观,符合C端白领用户审美;拥有智能的预约或APP充电方式,提升充电体验;采用IMD工艺,一体成型,使得生产步骤与制造工艺简化;还在2022年荣获素有“产品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iF设计奖。凭借极强的产品力,盛弘Interstellar交流桩通过欧标认证,成为首批进入英国石油集团(BP)的中国桩企供应商,是通过打造优秀产品提高品牌认知度的典范。




(2)线上+线下双渠道建设,有望进一步打开品牌认知。

国外销售的充电桩多采用线上(电商、官网)与线下(商超、零售商等)双渠道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进一步触达终端消费者,提高品牌认知度。参考便携式储能企业代表华宝新能的双渠道布局:


线上:入驻亚马逊、日本乐天、日本雅虎、天猫、京东等国内外电商平台,并凭此实现对美国、日本、中国等主要市场的销售;于Youtube、Instagram等网络平台建立账户,并聘请代言人、博主对品牌宣传;创建品牌官网,强化品牌认知,有效拓宽销售渠道,并有望降低在电商平台销售支付的平台费和营销费用。 

线下:开设线下店铺,与商超卖场合作,例如与JVC、Canon、Harbor Freight Tools、Sam’s Club 等全球知名品牌商或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




类比户储,户储渠道利润空间约2X,而交流桩销售渠道利润1X。


以便携式交流桩和壁挂式交流桩为例,便携式交流桩出厂价在1000元左右,经过贴牌包装后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大概1700元;壁挂式交流桩出厂价则在2000元左右,根据亚马逊网站显示,壁挂式交流桩的海外售价在500-600美元不等,折合人民币在大概3500-4000元的水平,由此可见交流桩渠道利润空间仅1倍左右。


而对于户储产品来说,其出厂价在2-2.5元/Wh左右,海外售价超过6元/Wh,渠道利润空间在2倍的水平。


综上,交流桩渠道利润不及户储逆变器渠道利润丰厚,交流桩厂商拥有强劲的盈利能力。




交流桩出海进展:炬华科技等已实现美国批量交货


通过交流充电桩海外认证的企业有炬华科技,道通科技等。

炬华科技美标充电桩主要以OEM为主。面向欧洲市场研发的欧标单、三相充电桩已经通过CE认证,面向美国市场的美标交流充电桩也通过ETL认证。




直流桩出海的核心竞争力:性价比是国内企业的秘密武器,本质是受益中国制造红利


直流桩赚钱的本质是依靠中国制造的红利,产品综合性价比。 


我们发现在品质相同或相近的前提下,我国制造的直流桩价格远低于海外制造厂商。国内企业平均价格约为1元/W以内。全球一线品牌ABB等的桩价格约为国内企业的两倍(约为2元/W),ABB的60KW的桩售价高达11.3万人民币。

 

而且我国厂商的毛利率同样优于海外竞争对手。盛弘股份的充电桩业务毛利率在35%以上,科士达的充电设备业务毛利率在25%左右,高于美国充电桩企业Blink Charging和Charge Point的毛利率水平(20%左右),国内企业盈利能力优于海外竞争者。 


即在产品性能达到海外市场准入标准的基础上,产品成本控制能力要强于海外的竞争对手(产品售价比海外低,同时有相对较高的利润率),直流桩深刻体现了中国制造的红利所在




直流桩出海进展:头部厂家已认证通过,放量在即


目前道通科技在充电桩出海过程中进展最快,其直流和交流充电桩均已通过欧盟和美国的认证。 


盛弘股份直流桩同样通过欧美认证,且盛弘股份在欧洲充电桩市场的开拓方面成绩斐然,2021年年报披露已与英国石油(BP)达成合作。 


炬华科技目前配合下游合作伙伴进行120KW直流桩产品的验证工作,有望于2022年Q2通过认证。




利润分配节奏:短期,相对运营类企业,充电桩制造厂商盈利进入释放阶段


海外充电桩业务发展,欧美市场蓬勃发展。根据2020-2022年亚马逊平台销量数据,2021年欧美市场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销量相比2020年接近翻倍增长,且美、德、法、英四国在2022年4个月的销量已超过2020年的全年销量。背后逻辑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增长的阶段。据此海外充电桩行业有望迎来全面复苏,我们预计2025-2030年或将迎来持续高峰增长阶段。 


相比渠道端,制造端率先进入盈利释放周期。当前阶段制造端毛利率较高,中间渠道商以及运营类企业毛利率相对较低。制造类企业率先进入盈利释放周期。

 

制造端成本低毛利高,中国制造优势显著。聚焦制造端利润,对比Evgo为代表的海外充电桩企业与以科士达、盛弘股份为代表的国内充电桩企业,国内企业凭借中国制造优势,在毛利率方面显著占优。





5、核心标的建议关注

充电桩—炬华科技:先为美国合作商代工交流桩+直流桩,有望为欧洲核心车企代工交流桩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智能电力终端及系统、物联网智能水表、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智能充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及配件等物联网产品和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其中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业务涵盖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谐波治理设备、智能电气,2021年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10.43%,毛利率11.96%; 


目前正在积极开拓美国和欧洲市场。 


已获欧标/美标认证:面向欧洲市场研发的欧标单、三相充电桩已经通过CE认证,面向美国市场的美标交流充电桩也通过ETL认证。 


出海规划:

欧洲——独立开拓市场,三相充电桩已经通过CE认证。

美国——依托海外合作伙伴拓展销售渠道,美标交流桩也通过ETL认证。



艾德迅-最车充:深耕充电设备域十一年,盈利能力极强,率先突破欧洲市场


艾德迅电气创立于2010年,有着11年的研发生产经营,各类产品已销售至东南亚、南美、东欧及非洲等国家

充电枪产品主要包括便携交流枪和壁挂直流桩、一体式和分体式等多种产品类型;充电枪模块涵盖3.5KW、7KW


艾德迅目前充电桩业务主要在国内,在国内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依然能保持35%以上的毛利率,彰显其成本控制能力/盈利能力较强,盛弘的直流桩已经与BP达成合作。

https://item.jd.com/10062469581053.html


充电桩-道通科技:突破欧洲交流桩市场,欧美认证均通过,有望全方位发力


充电桩产品品种丰富,产品力较强。公司产品包括60/120/240KW直流桩以及7kw-22kw交流桩,能够满足各国市场的需求。ü直流充电模块主要用华为的产品,满足海外高端需求。

 

认证节奏(欧洲交流-欧洲直流-美国交流-美国直流):2022年上半年通过了海外多国认证,包括美国UL、CSA、能源之星(Energy Star)以及欧盟CE、UKCA、MID等认证。 


采用经销为主、为辅的销售模式,具备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

公司经销客户包括大型连锁零售商、充电桩经销商、电商等,在经销模式下,客户向公司购买产品后,会面向下一级分销商或终端用户进行销售;客户主要是新能源充电桩运营商、社区物业、充电桩安装商等行业客户以及终端用户。

在海外一经推出便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陆续拿到北美、欧洲、亚洲等地订单并逐步进行交付。




充电模块上游-铂科新材:受益于高压直流快充,新能源车&充电桩相关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公司的主要业务

铂科新材聚焦于软磁粉末、金属磁粉芯以及应用解决方案。作为生产电感元件的核心部件,公司的金属磁粉产品已广泛的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新能源汽车(纯电、混动及氢燃料)及充电桩领域、变频空调领域、数据中心领域(服务器、 UPS、服务器电源、通讯电源)、储能领域。


充电桩业务:

公司将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作为战略重点,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的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


合金软磁延展性强,大功率趋势应用领域不断延展

电感磁性材料的上游原材料为铁、硅、铝等,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光伏、储能、变频空调、新能源车&充电桩、电源行业等。下游对大功率充电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在电感元件设计中选择最合适的磁性材料来实现开关电源大功率高频化。




充电模块上游-可立克:磁性元件受益于快充&超充产业趋势


公司的主要业务:磁性元件和电源产品两个方面。磁性元件(营业收入占比较高,2021年占55.58%)中包括光伏储能领域以及充电桩领域,电源方面则包括轻型动力电池和高端消费电子产品电源。公司2022年Q1-Q3营业总收入为 19.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8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04%。


 充电桩业务:

1)公司已量产15KW-30KW级别的充电桩模块用磁性元件;成功研发水冷式40KW级别的充电桩模块用磁性元件;开发出了单拓扑结构、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的50KW&60KW的快充三相水冷变压器和电感;


2)超级快充方面,公司开发出了175KW&350KW超级充电桩用水冷高频磁性元件。快充和超级快充磁性元件产品具有高效率、低噪声、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等优点。公司进一步巩固行业技术领先优势,为公司的利润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目前主要客户:资讯类电源、光伏储能、 UPS电源、汽车电子、网络设备、军工医疗、轨道交通等。




充电枪线-沃尔核材:产品一流,配套桩企出海


沃尔核材:充电枪产品种类丰富,液冷充电枪已形成销售 

ü充电枪产品种类丰富,直流充电枪获国内市场认可。公司充电枪产品涵盖交流、直流充电枪及大功率液冷充电枪等。其中,直流充电枪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认可度和占有率较高,具备技术先进、品质稳定、交付快捷等市场竞争优势。 


ü液冷充电枪竞争优势明显,已形成小批量销售。公司大功率液冷充电枪主要优势包括:,公司掌握了大功率液冷充电枪的核心技术,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第二,产品电流范围可涵盖 250A-800A,能满足未来大功率充电需求;第三,产品技术路线涵盖水冷(物理隔离式)、油冷(浸没式),能满足车企、桩企的多种技术路线需求,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目前公司大功率液冷充电枪已经形成小批量销售。受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带动,充电枪订单较为充裕。 


ü所属新能源板块业务收入占比近两年平稳上升,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收入已接近2020年全年收入,收入增长趋势明显。


6、风险提示

1.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仍然属于新生事物,考虑产品稳定性、使用便利性等因素,对消费者接受度仍然较低,因而带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不确定性。

2.充电桩出海进度不及预期

海外充电桩运营商对产品设计、运行效率、售后服务要求较高,未来若新运营市场开拓进度不及预期,将对国内企业出海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国内充电桩市场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产品升级迭代快,若市场竞争格局持续恶化,可能会导致产业链盈利能力下滑风险。

4.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欧美政策如果后续有变化,对实际补贴的金额有影响,会影响充电站整体的建设配套进展。

5.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内容。
 

充电桩· 出海深度:交流桩重渠道品牌,直流桩看中国制造业红利二维码

用手机扫二维码查看本条资讯,查看更多资讯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w90852888",每日最新资讯,热点产品!